癌癥是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大敵。“談癌色變”并非夸張。不同的人會對自己的厄運表現出不同的反應。在對待治療用藥上,也會表現出許多截然不同的態度。這是人們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別。歸納癌癥患者對用藥的種種心態,大體上可有以下幾種:
一、順其自然的心理。
當得知身患癌癥后,一時產生復雜的心理反應是在所難免的,但能正視現實,承認這一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,故能從實際出發,積極與醫生配合,接受治療,按醫囑行事,積極了解抗癌的有關知識和治療方法,不輕信訛傳和荒誕的作法。這種心理狀態的患者,多為精神狀態較佳、樂觀開朗、毅力比較強的人。
二、迷信、依賴心理。
這類患者具有強烈的求生欲望,當他們從恐懼中驚醒之后,片面地將自己的生存希望全部寄托在藥物之上。迷信依賴藥物的心理占上風,而忽略了在戰勝癌癥過程中人的主觀因素。
他們除了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外,往往迷信單方、驗方、民間藥方等,即使是道聽途說的江湖方藥也想試試。這種濫用藥的作法無疑會增加機體解毒器官的負擔。更有甚者不惜重金采購進口名貴藥品,不管這些名貴藥是否適合自己,往往發生事與愿違的事情。
三、懷疑、恐懼心理。
有的癌癥患者整日胡思亂想,疑心越來越重,總是猜測自己還能活多久,像是被判死刑緩期執行那樣地挨日子。由于心神不寧、情志失態,所以懷疑一切,總認為用藥是無效的。
甚至懷疑醫生沒有給自己用好藥,或是懷疑某家藥廠的藥品質量有問題等等。究其根源是由于恐懼心理在作崇?謶中睦聿坏斐纱竽X思維的紊亂,還導致體內器官功能發生劇烈變化,摧垮免疫機制,毀掉抵御疾病的屏障。
四、矛盾、抗拒心理。
有的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癥之后總是憤憤不平。感到天理不公,時常抱怨災難為何落在自己的頭上。這種莫名的憤怨往往按捺不住,便向周圍的人肆意發泄,脾氣變得暴躁,常常出口傷人,內心的極度痛苦,往往造成行為越軌,甚至失去理智。
五、絕望、等死心理。
有些意志薄弱的癌癥患者,在癌癥面前絕望了,他們相信患癌癥必死無疑,因而不去抗爭,更不愿接受任何治療,躺著等死。
綜上所述,由于癌癥患者心理素質的差異,因而對待用藥的態度也各不相同,所以要重視對癌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安慰。鼓勵他們樹立信心,培養他們抗病的恒心與毅力,積極治療,合理、及時的用藥,服從醫囑,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以爭取健康。
* 溫馨提示:本院案例真實有效,只供業內專業人士研究使用,不作為用藥指導和對患者的承諾保障。
上一篇:確診后的心理變化及應對措施 下一篇:癌癥病人心理素質與生存期攸關